感悟“渠首精神”——河南日报社南阳分社党支部与邓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天天热推荐
2023-07-04 20:30:13 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关注河南热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视频/李栀子

冰天雪地,红旗猎猎,万头攒动,锨飞镐舞……7月4日,河南日报社南阳分社党支部与邓州市委宣传部走进邓州市韩营村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博物馆,通过观看引丹会战指挥部、民工宿舍、食堂、卫生所、广播室等珍贵的图片、影像、文件资料和小件生产生活用品,聆听当年南水北调渠首建设的感人事迹,追忆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重温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更加真切地感悟到“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渠首精神。


【资料图】

摄影/李栀子

陶岔渠首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部分,引丹渠首闸位于原邓县(今邓州)九重公社陶岔村(今淅川县九重镇丹阳村)。陶岔村坐落在汤、禹、杏山三山之间的峡谷里,头枕杏山,背靠禹山,面向汤山。陶岔渠首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出发地和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渠首”,也因而成了“渠首”的代名词。

摄影/张宁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诞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邓县(今邓州市)陆续动员组织10万民工,奋斗10个年头,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丹大会战。开挖4.4公里引渠,建成了渠首闸及刁河灌区的配套工程,共完成土、砂、石6470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5万余立方米,直接投资9860万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邓州倾全县之力,克服了吃水难、弃土运输上岸等难题,在机械设备简陋,施工条件简单,生活极为贫困的情况下,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创造出中原大地上一个人间奇迹……”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回忆过去,大家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全长1432公里,号称世纪工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向北方送水,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可以供应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沿线农田灌溉和二十多座大中城市的生活、工业用水。从而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了生态文明建设。

五十多年来,邓州儿女为了南水北调和移民工程,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奉献,2019年,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博物馆一期建成,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围绕“伟大决策、勇于担当、饮马丹汉、艰苦创业、三山会战、踊跃支前、率先垂范、大胆创新、欢腾时刻、无私奉献”等10个部分,通过大量的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引丹会战精神的全貌。

摄影/张宁

复刻的老渠首闸、指挥部、民工宿舍等朴素而沧桑,无言地讲述着那段战天斗地的燃情岁月,河南日报社南阳分社党支部书记孟向东说:“当年的渠首建设者,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努力做忠实传承者和坚定践行者,把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与讲好南阳故事结合起来,把岗位当作战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奉献,发光发热,为讲好南阳故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摄影/李栀子

在重温了党“人民至上、顾全大局、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后,大家纷纷表示,对“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的渠首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将以渠首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指引,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责任编辑:hN_0428